環境
氣候變遷

面向 | 策略 | 執行摘要 |
---|---|---|
治理 | 治理階層對氣候風險與機會進行監督及治理 | 董事會為監督氣候議題管理之最高治理單位,監督氣候議題管理,確認氣候相關目標達成情形。由永續委員會直接參與監督及管理本公司在氣候議題之表現及風險管理,做出最終決策,並持續推動董事會於決議重要事項時,會考量氣候議題及其風險和機會,以及利害關係人之意見,並每季回報董事會進行報告。 |
策略 | 鑑別氣候變遷對本公司營運造成短、中、長期之風險與機會 | 依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目標,將氣候變遷所帶來之風險及機會,以短(2年內)、中(2–6年)及長(6年以上)期間規劃行動,並依國際準則、業務與供應鏈利害關係人議題,鑑別氣候變遷對營運產生的風險與機會項目,進行溝通與減緩,降低對公司營運與財務所可能造成之衝擊。 |
風險管理 | 建立氣候風險鑑別、評估及管理流程 | 持續掌握國內外規範趨勢,定期評估各項風險與機會之衝擊程度及重大性,擬定相應策略,導入管理流程(依 PDCA 原則)與監測指標,凡是掌握中,即時因應。 |
目標與指標 | 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目標 |
|
各項氣候風險管理目標 | 依鑑別結果設定年度風險管理目標與行動計畫,持續透過溝通、教育訓練、稽核與內控制度滾動檢討,並將關鍵節點與績效指標納入部門 KPI 持續管考。 |

風險 | ||||||||||
---|---|---|---|---|---|---|---|---|---|---|
類別 | 項目 | 財務衝擊 | 價值鏈衝擊 | 發生可能與衝擊程度 | 因應策略 | |||||
短期 | 中期 | 長期 | ||||||||
可能 | 衝擊 | 可能 | 衝擊 | 可能 | 衝擊 | |||||
法規/技術 | 市場風險 |
|
|
中低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為提前因應溫室氣體有價化,於2025年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提前將外部成本內部化,並逐步提出源庫管理系統、IT節能設備、投資水循環系統,提升產品生產能耗。 |
市場/聲譽 | 綠色供應鏈壓力與 品牌聲譽 |
|
|
中低 | 中低 | 中 | 中 | 中高 | 中高 | 提升組織與生產溫室氣體盤查能力,積極協助客戶應對減碳需求;2024年提升供應鏈階段碳足跡盤查,協助完成客戶產品 ISO14067 認證。自身產品導入產品生命週期概念,降低產品生命週期對環境與客戶的實質衝擊;並定期發行永續報告書與客戶永續專區進行溝通。 |
供應鏈中斷風險 |
|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高 | 中高 | 提供供應鏈氣候相關訓練,增進供應商氣候風險識別能力;2024年共258家供應商進行訓練,建置供應商 ESG 數位管理平台,掌握供應商面對氣候風險的調適能力。 | |
實體 | 急性與慢性風險 |
|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使用 IPCC AR6 SSP 進行氣候風險情境分析與 WRI 圖資分析淹水、乾旱熱浪等極端氣候對公司營運與營建的衝擊,導入持續營運計畫(BCP),降低極端氣候對營運的長期衝擊。 |
機會 | |||||||||
---|---|---|---|---|---|---|---|---|---|
項目 | 財務衝擊 | 價值鏈衝擊 | 發生可能與衝擊程度 | 因應策略 | |||||
短期 | 中期 | 長期 | |||||||
可能 | 衝擊 | 可能 | 衝擊 | 可能 | 衝擊 | ||||
產品與服務創新 |
|
|
中 | 中 | 中高 | 中 | 中高 | 中高 | 透過建置能源監控與設備更新換低能耗設備,降低製程溫室氣體強度,與化工產品碳足跡;自有產品使用特殊散熱設計,精確生產量與風壓產品,降低設備所需能耗,並 100% 使用環保包材,與導入碳與能源管理系統,開創永續市場。 |
營運效率提升 |
|
|
中低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透過製程優化、規劃導入能源管理系統(ISO 50001),更換高效率生產設備(如空壓機、冰水主機)及照明系統;降低廠房與辦公室的能源消耗,能直接減少電費支出,更能降低供不應面的碳費負擔。 |
能源轉型 |
|
|
中低 | 中低 | 中 | 中 | 中高 | 中高 | 響應 2050 淨零目標,逐年提升再生能源;積極增加綠電使用。透過建置自有太陽能發電、規劃簽訂綠電購電協議(PPA)或購買再生能源憑證(T-REC)達成能源轉型。 |
綠色金融與政策激勵 |
|
|
中低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強化永續資訊揭露品質、參與國際評比與倡議(EcoVadis、CDP、SBTi)增進永續評核分數,取得永續發展貸款與資本支持;善用綠色電費與商品,如:綠色電力憑證、永續連結貸款(SLL),降低綠色轉型的財務壓力,加速減碳進程。 |
廠區據點 | 情境 | 氣候災害 | |||
---|---|---|---|---|---|
淹水 | 乾旱 | 高溫 | 極端降雨指標 | ||
新竹廠 | SSP1-2.6 | 第三級 | 第一級 | 第三級 | 第三級 |
SSP5-5.8 | 第三級 | 第一級 | 第四級 | 第五級 | |
越南廠 | SSP1-2.6 | 第一級 | 第二級 | 第三級 | 第三級 |
SSP5-5.8 | 第一級 | 第二級 | 第四級 | 第五級 |